數控加工中心是如何進行刀具補償的?
一、數控車床用刀具的交換功能
1. 刀具的交換
指令格式一:T0101;
該指令為FANUC系統轉刀指令,前面的T01表示換1號刀,后面的01表示使用1號刀具補償。刀具號與刀補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指令格式二: T04D01;
該指令為SIEMENS系統轉刀指令,T04表示換4號刀,D01表示使用4號刀的1號刀沿作為刀具補償存儲器。
2. 換刀點
所謂換刀點是指刀架自動轉位時的位置。
大部分數控車床,其換刀點的位置是任意的,換刀點應選在刀具交換過程中與工件或夾具不發生干涉的位置。還有一些機床的換刀點位置是一個固定點,通常情況下,這些點選在靠近機床參考點的位置,或者取機床的第二參考點來作為換刀點。
二、刀具補償功能
1. 刀具補償功能的定義
在數控編程過程中,為使編程工作更加方便,通常將數控刀具的刀尖假想成一個點,該點稱為刀位點或刀尖點。
數控機床根據刀具實際尺寸,自動改變機床坐標軸或刀具刀位點位置,使實際加工輪廓和編程軌跡完全一致的功能,稱為刀具補償(系統畫面上為“刀具補正”)功能。
數控車床的刀具補償分為:
刀具偏移(也稱為刀具長度補償)
刀尖圓弧半徑補償
2. 刀位點的概念
所謂刀位點是指編制程序和加工時,用于表示刀具特征的點,也是對刀和加工的基準點。 數控車刀的刀位點如圖所示。尖形車刀的刀位點通常是指刀具的刀尖;圓弧形車刀的刀位點是指圓弧刃的圓心;成形刀具的刀位點也通常是指刀尖。
三、刀具偏移補償
1. 刀具偏移的含義
刀具偏移是用來補償假定刀具長度與基準刀具長度之長度差的功能。車床數控系統規定X軸與Z軸可同時實現刀具偏移。
刀具幾何偏移:由于刀具的幾何形狀不同和刀具安裝位置不同而產生的刀具偏移。
刀具磨損偏移:由刀具刀尖的磨損產生的刀具偏移。
刀具偏移補償功能示例:
FANUC系統的刀具幾何偏移參數設置如圖所示,如要進行刀具磨損偏移設置則只需按下軟鍵[磨耗]即可進入相應的設置畫面。
圖中的代碼“T”指刀沿類型,不是指刀具號,也不是指刀補號。
2. 利用刀具幾何偏移進行對刀操作
(1)對刀操作的定義
調整每把刀的刀位點,使其盡量重合于某一理想基準點,這一過程稱為對刀。
(2)對刀操作的過程
1)手動操作加工端面,記錄下刀位點的Z向機械坐標值。
2)手動操作加工外圓,記錄下刀位點的X向機械坐標值,停機測量工件直徑,計算出主軸中心的機械坐標值。
3)將X、Z值輸入相應的刀具幾何偏移存儲器中。
(3)利用刀具幾何偏移進行對刀操作的實質
利用刀具幾何偏移進行對刀的實質就是利用刀具幾何偏移使工件坐標系原點與機床原點重合。
3. 刀具偏移的應用
利用刀具偏移功能,可以修整因對刀不正確或刀具磨損等原因造成的工件加工誤差。
例:加工外圓表面時,如果外圓直徑比要求的尺寸大了0.2mm,此時只需將刀具偏移存儲器中的X值減小0.2,并用原刀具及原程序重新加工該零件,即可修整該加工誤差。同樣,如出現Z方向的誤差,則其修整辦法相同。
四、刀尖圓弧半徑補償(G40、G41、G42)
1. 刀尖圓弧半徑補償的定義
在實際加工中,由于刀具產生磨損及精加工的需要,常將車刀的刀尖修磨成半徑較小的圓弧,這時的刀位點為刀尖圓弧的圓心。
為確保工件輪廓形狀,加工時不允許刀具刀尖圓弧的圓心運動軌跡與被加工工件輪廓重合,而應與工件輪廓偏移一個半徑值,這種偏移稱為刀尖圓弧半徑補償。圓弧形車刀的刀刃半徑偏移也與其相同。
2. 假想刀尖與刀尖圓弧半徑
在理想狀態下,我們總是將尖形車刀的刀位點假想成一個點,該點即為假想刀尖(圖中的A點)。
在對刀時也是以假想刀尖進行對刀。但實際加工中的車刀,由于工藝或其他要求,刀尖往往不是一個理想的點,而是一段圓弧(如圖中的BC圓弧)。
所謂刀尖圓弧半徑是指車刀刀尖圓弧所構成的假想圓半徑(圖中的r)。實踐中,所有車刀均有大小不等或近似的刀尖圓弧,假想刀尖在實際加工中是不存在... ...